濉溪县地理位置
面积:2431平方千米人口:113.5万人(2004年)县人民政府驻地:驻濉溪镇邮编:235100区号:0561濉溪承东启西,区位优越,地处苏、鲁、豫、皖四省交界处,是淮海经济区和徐州经济圈重要组成部分。地处东经116°23′-116°53′,北纬23°17′-34°01′,年平均气温14.5℃,降雨量852.4mm,日照充足,四季分明,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。符夹、青阜铁路交叉于此,北接“欧亚大陆桥”的陇海线,东连津浦线,西临京广线,南通大京九,合徐高速公路穿境而过。北接陇海线,东连京沪线,西入大京九。公路交通国道、省道四通八达,连霍高速、合徐高速呈“十”字型在此交叉,驱车南下省会合肥、东进海滨城市连云港只需2小时左右。距徐州观音机场仅有50公里。内河航运入淮河、通长江,直达上海港。市、县连为一体的城市建设格局,热、电、气一体化的能源供应,以及更加优惠的投资政策,为国内外客商提供了大展宏图的空间。举全县之力打造的省级开发区--濉溪经济开发区,“七通一平”全面实现,服务配套设施已经完成。一个以开发区为主体,乡镇工业集中区和创业园区为两翼的投资载体和开放平台已经构建。“一条龙”服务制度、“一站式”审批制度、县级领导联系协调制度、投诉举报监督制度和投资优惠政策日臻完善。
濉溪县历史人文
濉溪口子桥濉溪历史悠久,人杰地灵。历代不乏俊才名士,是春秋时期政治家华元,秦相蹇叔,东汉哲学家桓潭的故里。三国时期竹林七贤之首的嵇康在此结庐,一曲广陵散,成为千古绝唱。1999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的柳孜隋唐大运河遗址、乾隆皇帝''惠我南黎''的御敕金匾折射出濉溪昔日的繁华。邓小平、刘伯承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解放战争的隆隆炮声中,于临涣文昌宫运筹帷幄,指挥了淮海决战。隋代大运河横穿县境中部。临涣土城是安徽省目前唯一保存完好、规模最大的先秦古遗址。临涣文昌宫和小李庄为淮海战役总前委驻址。双堆建有淮海战役烈士陵园和邓小平同志亲笔题词的烈士纪念塔。
濉溪县经济基础
改革开放20年来,濉溪县的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,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12.8倍,财政收入增长了15.4倍,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37倍。通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,形成了花卉生产基地、软籽石榴生产基地、临涣包瓜生产基地、早熟酥梨生产基地,以及全国最大的乳鸽生产加工基地,先后被列为全国粮棉生产百强县、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、全国农业节本增效示范县、全国农村能源综合建设县和安徽省农机十强县。地方工业形成了以资源开发为依托,以加工业为基础,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尖兵的工业体系。主要工业产品“乾隆”系列酒畅销不衰,日用瓷、高压电瓷、电解电容出口东南亚和西欧等国家和地区,银光可降解塑料薄膜、抗旱增产剂、铝箔等高新技术产品供不应求。全县6500多处商业网点遍布城乡,城北工业品批发市场被评为省级文明市场。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,先后被评为全国体育先进县、初级卫生保健达标县、科普示范县、科技先进县,全省社会保险先进县、基础教育先进县、综合改革试点县。濉溪投资环境优越。交通便捷,境内符夹、青阜、青芦铁路与陇海、津浦、京广三大干线相连。公路、水路运输极为方便。总投资4.6亿元的全县路网改造、农村电网改造、通讯设施建设已完成,城区住宅小区、城区供水建设已全面铺开,将进一步完善城镇服务功能,优化经济发展环境。建设面积达8.6平方公里的濉溪经济开发区已建设成为省级开发区,是商贾投资的理想场所。濉溪县在国家促进“中部崛起”战略实施带动下,濉溪人民正以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,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,优先发展工业经济,积极开展招商引资,全面推进工业化、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。
濉溪县行政区划
2006年3月,濉溪县辖10个镇、1个乡:濉溪镇、韩村镇、临涣镇、南坪镇、孙疃镇、刘桥镇、百善镇、双堆集镇、五沟镇、铁佛镇、四铺乡。共24个居委会、413个行政村。
濉溪县旅游风光
濉溪县旅游交通图